澳门立法会参访团在主席高开贤带领下,昨、今两日前往深圳、珠海考察,也是澳门立法会在疫后首次集体参访活动。参访团昨参观了深圳市高新企业、市政务服务中心,并与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座谈交流。高开贤在座谈会发言时表示,希望与深圳交流大湾区未来发展及两地立法经验,并加强两地合作。
本报记者吴惠珊深圳报道
参访科创企业
立法会参访团一行於昨日上午七时五十分从澳门立法会出发,乘车经深中通道前往深圳,中联办副主任黄柳权等随团指导。参访团早上参观深圳市工业展览馆,了解最新科技产品;下午转赴比亚迪公司,了解公司发展历程,以及考察云巴、新能源汽车和刀片电池等核心技术及产品。
访市人大常委
下午约五时,参访团与深圳市立法机关在深圳五洲宾馆南海厅座谈交流,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运龙,党组成员陈波、秘书长汤暑葵、市委港澳办主任姜力琨等参与。
高开贤表示,深圳在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全国提供引领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粤港澳经济水平逐步提升,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步伐越来越快。深圳市人大立足於大湾区,从“一国两制三法域”制度现实出发,用足经济特区立法权,出台外商投资、智慧财产权、科技创新等条例。其地方立法实践和经验,为强化和完善区域立法协同,加强大湾区法律和司法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希望透过今次参访,互相交流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和两地立法经验。
深化两地合作
高开贤表示,大湾区当前建设整体推进良好,但长远来看,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例如卡点、堵点需打通,短板和弱项需强化。在立法领域,如何健全区域立法协同机制,做好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发挥“两制之利”和三地制度优势,实现大湾区规划纲要确立的各项目标,是一项重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统筹规划,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努力。希望深澳加强立法合作,针对当前立法领域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和目标任务,谋而后动,双向发力,深化两地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区域立法协同
立法会副主席崔世昌发言时表示,深圳与澳门虽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但在“一国两制”下,两地在公共治理过程取得的经验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尤其在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加强两地政府治理合作尤为重要,应本着共商共建的原则解决问题;并关注加强区域立法协同及两地合作机制的构建。
议员何润生、黄显辉、高锦辉在会上发言,分别关注大湾区法制建设、便利港澳专业人士赴深圳发展的鼓励措施,以及如何构建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等。
参访团今日将参观大疆公司官方展厅、华为公司,之后转赴珠海,考察珠海太空中心和湾仔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并与珠海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座谈交流,预计晚餐后返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