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参加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陆续抵达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广东进入两会时间!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将于2025年1月14日至17日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5年1月15日至18日在广州召开。
入住签到、领取材料、佩戴证件……1月13日,出席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委员,陆续来到广州驻地,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办理着报到手续。之后,他们将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迎来广东的两会时间。
“百千万工程”如何加力?新质生产力怎样培育?社会民生关切靠什么落实?2025年广东省两会,代表委员们带着民意和良策参会履职、共话发展,为巩固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地位作用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聚焦“百千万工程”
希望金线莲人工种植标准尽快落实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对于如何持续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今年广东省两会,许多代表委员带来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2024年,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被纳入了广东省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省人大代表、惠州市德源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正良表示,他主要关注环“两山”示范区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环‘两山’示范区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罗浮山有上千种的中药产业资源,对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另外,刘正良还希望将广东的金线莲人工种植标准尽快落实,“这次带建议来,就是希望能尽快将其落实,对中药产业有所帮助。”
省人大代表、云浮市罗定粤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梁敏告诉记者,她今年带来的是聚焦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等相关的建议,“现在农村的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都比以前更好了,群众在农村生活都感觉到很幸福。”梁敏表示,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农村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希望能进一步强化相关建设力度。
省政协委员、民建云浮市基层委主委岑小惠把今年的履职重点放在了进一步推进“百千万工程”上。“我今年带来了一份通过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的提案。”她认为,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归属是盘活利用农村集体闲置资产的重中之重。对此她建议,要建立健全产权登记、流转和监管制度,确保闲置资产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关注科技创新
她带来5个提案3个与AI相关
坚持制造业当家,以实体经济为本,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广东当前和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如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成为了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省政协常委、省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陈娇,长期奋战在民营企业科技一线,今年省两会期间她带来的5个提案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就有3个。
“广东人工智能产业链综合竞争力位于全球第一梯队,但在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动能上,存在缺乏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技术迭代动能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全产业链融合水平不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缓慢等情况。”陈娇建议,要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和产业协同,建设城市级、公益性、共享性的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并降低中小企业AI应用门槛,最终形成产业链联合创新发展格局。
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凯,同时担任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智能医疗器械、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当前,全球未来生命健康产业都处于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发突破阶段,产业演化处于萌芽期,发展前景巨大。”他认为,广东具备布局发展未来生命健康产业的良好基础,正是前瞻布局、培育发展高潜力未来新产业的关键阶段。
为教育医疗发声
把省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一步变为现实,代表委员们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诸多难点、痛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今年参会,我很关心广东省的发展目标、规划和措施。因为大家对今年充满了期待,希望广东继续走在前列。”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中心副主任哈迎飞表示,由于自己是教育界的代表,因此会比较关心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推进工作,今年会重点关注职业教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话题。
她告诉南都记者,比如在职业教育方面,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广州科教城的5所学校正式启用,整体运行情况还不错,但有些具体的设施还没有完全跟上。“希望在接下来一年里,能够想想办法,尽早地给学校提供更多的服务,让广州科教城成为中国的职业教育高地。”
“每年都很期待大会的召开,心情非常激动,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让它真正落到实处。”谈到对即将召开的大会有什么期待,省人大代表、清远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广东明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副主任方思华略显激动地告诉记者。她表示,今年自己尤其关注校园安全问题,并带来了关于加强校园安全通识教育的相关建议。“我之所以关注校园安全,是因为去年发生了多起校园无差别伤害事件,这些事件引起了我的关注。”
省人大代表、广东医科大学影像学系主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徐晓红表示,她的建议是希望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把省、市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医疗是我们老百姓健康的基石,因为各地区经济和资源发展的不均衡,部分乡村的医疗水平还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
“就业是老百姓生存之根本,也是每个家庭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问题,是省政协委员、广州市工商联副主席丘育华今年提案的关注重点。他建议,高校要对标社会新兴行业所需进行教学调整,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需要,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学科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同时,他还建议,高校应届毕业生到企业工作时,相关职能部门可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减免和补贴政策,并对员工入户、员工生育等方面提供政策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