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广州市新基建项目库、打造产业投资母基金、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投资奖励、创建全国境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3月17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广州市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重点领域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正式印发实施。
《指导意见》主要从放宽市场准入、创新参与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畅通要素循环等方面提出创新举措,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参与广州建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与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城市更新四大领域。
共谋发展
谋划推出一批重点项目开展REITs试点
《指导意见》聚焦的四大领域中,“基础设施建设”排在首位。
每年,广州都会安排一大批基础设施类重点项目,用于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而建设基建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轨道交通为例,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项目中标金额257亿元,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项目总投资估算约为184亿元。动辄上百亿元的建设金额,虽是分步实施,但资金规模仍是巨大的。
去年6月,首批基础设施REITs试点产品登陆中国资本市场,广州交通投资集团广河高速REIT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总募集资金规模91.14亿元(加上保留10亿元工商银行贷款,融资总额101.14亿元),是全国首批9个项目中募资规模最大的项目,约占募集总规模1/3。
广河高速REIT发行后,广州交投集团融资空间增加逾200亿元,拓宽了重大项目资金来源,加快了新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去年9月,广州出台了《广州市支持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展措施》,以项目储备、政府服务、市场服务、风险防控和发展目标五个方面的支持为主线,提出广州支持基础设施REITs产业发展的15条政策措施。
此次印发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要在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生态环保、供水供电、保障性租赁住房、产业园区等领域,谋划推出一批条件成熟的重点项目开展REITs试点。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旭介绍,广州将组建广州市基础设施REITs产业发展基金。民企、外资等各类社会资本可通过基金方式参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扩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盘活存量基础设施募集的资金将投资到新建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我们将加快储备一批符合基金投资收益条件的优质项目,促进基金早成立、早投资、早见效。”陈旭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也欢迎港澳投资者参与基础设施REITs产业发展基金投资。陈旭介绍,在参与途径方面,政府资金可争取通过两边政府签订专项合作协议商定投资合作事宜;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等市场主体资金可通过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等方式参与投资。
共创机遇
力争三年培育超45家工信领域上市公司
针对目前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小而散、投资资源分散、政府引导基金未能发挥集聚效应等问题,《指导意见》提出,广州将研究优化各类政府投资基金和国企基金,打造产业投资母基金,带动形成广州产业投资基金群,提升产业投资基金规模和品牌效应。
市国资在此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强化“以投促引、以投促产”。广州市国资委一级调研员(市管)陈江正表示,支持广州产投发起设立千亿级产业投资母基金,联合知名投资机构,开展对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和引进。
广州将以产业集团或产业投资平台为载体,通过基金投资或直投方式,加大对新兴智能装备、通信基础设施、数字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的增量投资。
今年,广州首次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指导意见》提出,将按照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投资奖励,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低于10亿元且投资强度不低于400万元/亩的先进制造业项目,由市给予预留用地指标重点保障等鼓励措施。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星耀表示,广州还将加大先进制造业投资奖励力度。目前,广东省对“十四五”期间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按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2%的比例进行奖励。今年,广州向省推荐更多项目的同时,将参照省奖励标准进行配套奖励。
同时,广州计划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企业金融服务力度。在政银合作基础上,广州利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先进制造业投资,重点投向高端装备、智能网联、集成电路与半导体、超高清视频等产业领域。
“我们力争用三年时间新增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上市企业45家以上,新增报广东证监局辅导企业80家以上。”黄星耀谈到,去年,全市已新增境内外上市先进制造业企业10家。
共享红利
民生领域放开准入、自主定价
《指导意见》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产业发展等领域,实现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让更多主体、更多公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广州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易利华介绍,目前,广州全市养老企业7763家,占全省总量的近35%,有75%的养老床位、98%的养老服务综合体、97.5%的长者饭堂、95%的生活照料服务由社会力量提供
“在养老服务方面,广州放开市场,即放开准入、放开价格、放开资源;优化服务,即加强扶持、加大资助、搭建平台。同时,加强监管。”易利华指出。
例如,民办养老服务收费由经营者自主定价,并主动公开;广州对本地、外地和境外投资者举办养老服务项目实行同等待遇;将政府举办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原则上委托专业机构运营,并积极探索项目合作、公建民营等模式提高公办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等等。
在扶持方面,易利华介绍,除落实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税费优惠、价格减免等优惠政策外,广州还对利用闲置国有企业物业和公有房产开展养老服务的实行租金优惠、延长租期、优先续租等政策,租赁期限最长二十年,租金按市场租金参考价或者评估价的50%或75%计收。
(记者 李鹏程 黄舒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