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广州海关出台“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48条细化措施,从促进大湾区要素便捷流动、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加强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等四个层面,推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推进粤港两地健康码互认
此次48条细则措施中,支持跨境科研物资自由流动和便利粤港澳三地人员往来,是促进大湾区要素便捷流动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呼声最高的领域之一。根据新措,对港澳科研机构因科研、测试、认证检查所需的产品和样品,凭市场监管部门出具《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证明》,可加快验放。
在便利三地人员往来方面,推进海关健康申报信息纳入广东省“粤康码”、香港“港康码”转码范围,实现信息共享、结果互认、疫情联防。
措施有利港澳青年生活创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港澳人士在大湾区内地工作生活,跨境转诊及不同种类药品需求提升。根据新措,广州海关将支持在南沙公立医院开展跨境转诊合作,将符合条件且已在港澳上市药品中属於特殊物品的,纳入低风险管理,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急需药品、医疗器械便利通关。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少措施,将直接助推港澳企业和创业者开展业务,乃至拓展新商机。在广州从事跨境贸易的香港创业者Jenny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措施中提到,将支持美食美酒分拨、医药分拨等特色产业发展。当前,内地消费升级,这些领域汇聚了很多港澳创业青年,该政策有利於他们便捷地进口更多海外优质产品,开拓内地消费市场。
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常态化
“广州海关还将在符合条件的港口,深入推进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这将节省口岸物流时间,为粤港两地货物流通提速。”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副关长邓涛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
在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广州海关将支持飞机保税租赁业务发展,助力南沙与港澳共建全球飞机租赁中心,配合地方政府争取飞机融资租赁外币交易政策落地南沙。
在加强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方面,广州海关将通过“智慧海关”改革,推动安全、便利通关。比如,支持与港澳签署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合作备忘录,推动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
南沙海关副关长邓涛表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南沙方案》的重要任务,此次推出的48条措施,着重通过“三减”(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进一步优化海关监管服务,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措施常态化,促进大湾区要素便捷流通,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
(记者:敖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