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要闻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探讨变局下湾区发展

2022-11-03 16:39 来源:香港商报

字体大小:

90221104102006002605.jpg

11月3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承办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本届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在深圳、香港两地召开。论坛主题为“大变局下的湾区可持续发展:突破·创新·谋变”,并举办了湾区科技与产业创新论坛、湾区金融创新论坛、湾区金融大咖会三场主题论坛。同时,论坛发布了《2022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力发展研究报告》、《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金融报告》两份调研报告。

今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金融界、产业界等领域的重磅嘉宾,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王忠民,深圳市政协科教卫体委分党组书记、主任吴思康,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倪泽望等嘉宾在会上围绕大湾区创新改革、机遇挑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多角度聚焦大湾区创新能力

突破创新是今年大湾区高峰论坛的主题,也是目前大湾区内最受关注的议题。“湾区协作发展方式已从上世纪的『前店后厂』,演化到了通过共享创新实现『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关系。”作为主办方代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报系党委书记、总编辑邓红辉分享了对大湾区创新情况的观察。

许正宇在论坛上致辞时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巩固和善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助力大湾区建设,同时促进本地金融业的发展。”

会上,王忠民分别从人口、产业、金融角度剖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逻辑与创新合力。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研人员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形成人才的开源式聚合,相对年轻、多元的人口架构孕育出蓬勃的创新创业动能,形成包容各种差异性的地域性创业意识。由此,许多湾区企业成长为极具全球竞争力的业界“参天大树”,又在产业链中成为需求方,激发“链式反应”,最终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

吴思康则对湾区创新提出了四点建议:锚定目标定位,高标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强化协同合作,提升湾区城市群的科技产业发展能级;突出企业主体,提升大湾区创新经济核心竞争力;激发平台效应,让创新经济成为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强大纽带。

“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性发展机遇,助力大湾区创新经济发展,创业投资大有可为。”倪泽望谈到近年来香港发展时表示,香港和深圳是毗邻的两个中心城市,两座城市的互动创新也是大家一直期待的。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将通过研发、创新优化产业集群发展,持续参与深圳布局的20+8产业集群方面的投资,发挥创投人对自己城市的贡献。

港深互补共享发展机遇

围绕“突破创新”主题,本次峰会还举办了三场主题论坛。在以“制造强市”与“再工业化”下的湾区科创产业机遇为主题的湾区科技与产业创新论坛上,来自多个制造业企业的代表和行业专家,就新型工业化中的多个问题交换了意见。

“我们立足在深圳这样一个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最强盛和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与香港科技人才的引入形成有效联动,为我们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促进和加持。”华大北斗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中亮表示。

金融方面,科创金融和绿色金融也正为湾区“产融结合”提供动力。在湾区金融创新论坛上,“提到香港,就会讲金融”,香港投资推广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直言。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无论是资金池的规模、流动性,还是政策支持等,香港都一如既往地吸引着全球目光。“而提到深圳,就会讲科技”,梁瀚璟补充道,“(这两座城市)天生就有优势,大家可以进行互补。”

蔡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