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11月8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在深圳召开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谈会。右图:香港社会各界要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港,推动香港经济发展,贡献国家深化改革。
11月8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在深圳召开2024年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谈会。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会上表示,当前香港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大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重要回信精神,正确认识自身发展与香港发展、国家发展的关系,坚定对香港和国家发展的信心,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港,以港为家,倚港兴业,共同建设美好香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更好发挥作用。
香港各界人士表示,当前香港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工商界以至社会各界更要坚定信心,用实际行动体现爱国爱港,积极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拚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我们要有担当精神,造福香港社会,在贡献国家深化改革中,成就自身事业!”
有责任用实际行动支持特区政府 李泽楷:企业家现时应挺身而出
左图:香港企业积极参加进博会,开拓内地市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右图:社会各界要团结一致,发挥本港独特优势,推动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转型及升级。
有份出席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谈会的盈科拓展集团主席李泽楷昨日表示,夏宝龙会见工商界代表,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关心和期望。他表示,目前亚洲和香港的经济都不在巅峰时期,企业家更应挺身而出,迎头而上。他说,作为香港工商界一员,自己有责任用实际行动支持特区政府,携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只是经济,也应多为民生福祉作贡献,因为只有整体香港社会环境的提升,才能令企业有长远发展。
参与湾区建设 拓“一带一路”市场
多位香港工商界人士表示,作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工商界应当有爱国情怀,紧跟国家发展步伐,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推动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转型及升级,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有份出席研讨会的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贝钧奇表示,夏宝龙的发言围绕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调中央全力支持香港,工商界要团结一致,发挥本港独特优势,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经济,形容现时是最好时机。
贝钧奇说,夏宝龙鼓励工商界“讲真话、讲实话”,有与会者提出加大开放力度,便利在港工作的外国人往返内地和香港,并举办更多盛事如国际足球赛事和外国歌手演唱会等,夏宝龙说会收集意见反映给中央。贝钧奇续说,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将继续发扬爱国优良传统,紧跟国家发展步伐,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加强与内地省市及国际间不同的交流合作,推动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转型及升级,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国家的强劲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蔡荣星指出,作为工商界一员,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守企业社会责任,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关注民生福祉,为增进香港市民的福祉贡献力量;二是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为香港的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坚定支持特区政府的长远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和推动香港的国际化进程,拓展发展的新空间;四是面向海外讲好香港故事,维护好香港的国际形象,让世界看到一个繁荣稳定、充满活力的香港。他相信,只要香港工商界同心协力、拚搏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乘改革之东风,抓时代之机遇,共同绘制香港发展的新篇章。
做好“超级增值人” 积极探索新机遇
有工商界人士强调,工商界有责任帮助香港,巩固传统优势,积极探索新机遇、新市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这是应有的担当。
全国政协委员、大湾区进出口商业总会名誉会长施维雄表示,夏宝龙主任强调“以港为家”“倚港兴业”这两个词,让他印象深刻。他指出,“倚港兴业”这个提法,意味着新的机遇、新的责任和“有运行”。他认为,香港工商界的每位参与者有必要从“超级联系人”转型升级为“超级增值人”。他指出,香港工商界需要对自己有信心,亮出香港的“金漆招牌”,提供独特的资源和不可取代的服务。他认为,“超级联系人”主要是“赚你的钱”,“超级增值人”则是“帮你赚到以前赚不到的钱”,这将是最有竞争力的“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施维雄呼吁,香港各界既要做“望远镜”,更要做“广角镜”。他相信,只要工商界的精英才俊一起努力,把香港的事业做好,“倚港兴业”必定能汇聚出磅礴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所长,实现双向奔赴。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环保从业员总会主席林晓辉指出,夏主任提到要“坚持以港为家、倚港兴业,巩固住、提升好香港传统优势;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这几句话不仅是对工商界的殷切期望,更是对香港未来发展的明确指引。在过去一段时间,他和一些工商界朋友也朝着这个方向奋力耕耘。他表示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夏主任讲话精神传达到更广泛的工商界人士中去,激励大家齐心协力、拚搏努力,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和香港的繁荣稳定贡献我们的力量。
带动中小企发展
工业总会常务副主席陈祖恒昨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会上体会到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及要改革的心态,把香港的经济和民生做好,反映本港工商业界有责任帮助香港。工商界做得好亦代表98%中小企也会做得好,带动经济都会好,有生意做有工开,大家能够分享到经济成果,特别是现在大环境比较复杂,更要了解国家发展,相应作出改革。陈祖恒说,理解夏主任的意思是工商界要主动出击,寻找新机遇、新市场。因此工总也有主动去东盟国家、欧洲及中东,尤其看好中东市场。
尽力引入外资 助内地企业走出去
多位政商界人士指出,香港工商界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发挥香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们强调,工商界有责任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贡献国家的同时,推动香港经济持续繁荣稳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慧琼表示,不认为夏宝龙对本港商界的期望会改变商界运营模式、香港经济模式,她又指出,香港一直是“小政府”,没有类似内地国企推动政府的政治经济任务,故政府角色只能是推动者、“做大个饼”,强调商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作用举足轻重,亦一直直接推动香港社会经济变化。因此她认为,夏宝龙的做法意在团结各界、呼吁商界一如既往投入贡献香港与国家,并明白自己有责任、有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香港经济发展中成为促成者、贡献者、受益者。
对外经商 扮演好桥梁角色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善德基金会主席董吴玲玲指出,香港与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紧密相连。香港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受惠者,亦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国家“十四五”规划赋予了香港独特地位,作为香港工商界人士,更要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香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主动承担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以实际行动建设香港、贡献国家。
董吴玲玲表示,香港的工商界人士长期以来紧贴市场动态,充满活力。未来,工商界人士亦将着力於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香港核心优势;坚守企业社会责任,努力回报社会,为民生福祉做出贡献;同时在对外经商的过程中扮演好桥梁角色,讲好香港故事,维护好香港和国家的形象。
行政会议成员、商界(一)立法会议员林健锋表示,三中全会的决定强调国家会加强对外开放,他说,香港商界在全世界都有朋友,应该在这方面发挥影响力,多些对外解说香港情况。他认为,香港应该担当好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角色,协助内地的企业走出去,同时希望尽力引入外资。
助力政府团结社会锐意改革
多位政界人士表示,会继续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助力特区政府团结带领香港社会各界锐意改革、奋发进取,不断增强香港发展动能、开创香港发展新局面。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北京社团总会会长施荣怀表示,按照夏宝龙主任讲话中提到,坚持以港为家、倚港兴业,巩固并提升好香港传统优势;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坚定支持特区政府落实长远发展规划;坚定爱国护港,面向海外讲好香港故事,维护好香港国际形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贡献国家的同时推动香港更好发展。他亦将带领香港北京社团总会继续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助力特区政府团结带领香港社会各界锐意改革、奋发进取,不断增强香港发展动能、开创香港发展新局面。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表示,夏主任指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展示了国家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支持香港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因此,工商界以至社会各界应坚定对香港和国家发展光明前景的信心,对“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保持信心,为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和助力国家现代化作出贡献,更好发挥香港独特优势,主动识变、应变、求变,融入和对接国家发展大局。他续说,坚定支持特区政府落实长远发展规划,坚定爱国护港,向外讲好香港故事,维护好香港国际形象,坚守企业社会责任,为增进民生福祉多作贡献。“共同建设好香港,进一步推动香港的繁荣发展和『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就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也是对香港社会的最佳回馈。”
向世界说好“一国两制”好制度
有立法会议员和区议员表示,香港商界应把握国家发展机遇,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将自身业务与国家发展结合,并多渠道向国际社会发出客观正面的声音,为香港国际形象作出贡献。
立法会议员周浩鼎指出,这次座谈会意义重大,积极鼓励工商界利用香港“一国两制”独特优势,支持香港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作贡献。在目前由治及兴的阶段,香港集中精力拚经济,工商界亦积极求变,我们相信工商界在香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绝对不会缺席。
立法会议员林新强指出,夏宝龙主任勉励香港工商界人士,坚持以港为家、倚港兴业,支持特区政府落实长远发展规划,拓展发展新空间,面向海外讲好香港故事,维护好香港国际形象。
林新强引述,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评价香港“一国两制”是“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基本法规定特区政府依法保障私有财产。立法会於今年7月通过《政府租契续期条例》,确保香港土地租契顺利自动续期50年,超越2047年。
多渠道发出客观正面声音
全国港澳研究会成员、西贡区议员陈志豪指出,香港的商界有良好的爱国爱港传统,一直是推动国家建设及香港发展的中坚力量。相信以特区政府为首的香港社会力量与资源将会更集中在经济发展及建设方面,这对於商界来说也可谓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本港商界一定会积极把握机遇,积极响应中央领导的号召,把自身业务与国家发展更进一步结合,以实际行动响应三中全会精神。此外,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本港商界具备高度联通世界的优势,也应当积极向海外讲好香港,多渠道向国际社会发出客观正面的声音,为维护香港国际形象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