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港澳速递

助推大湾区互联互通 粤港营商发展圆桌会议在香港召开

2024-11-26 17:04 来源:香港商报

字体大小:

70241126151529001829_1.jpg70241126151529001829_2.jpg

11月25日,粤港营商发展圆桌会议在香港召开。参会嘉宾围绕优化和提升粤港合作及营商环境,纷纷建言献策。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经济部贸易处、广东省商务厅,以及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工业总会、香港青年工业家协会、大湾区总裁协会等商协会代表,东莞市商务局、中山市商务局等单位代表出席活动。

优化粤港营商环境及商贸合作建言献策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发布五周年,如何促进粤港澳标准规则的“软联通”成为急需攻克的课题。“事实上,粤港澳三地政府正致力为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订立『湾区标准』,推动『湾区认证』的工作。截至目前,已公布『湾区标准』达215 项,涵盖食品、交通、机电产品、医疗、护理及教育等领域,对推进大湾区机制对接及市场一体化有积极意义。”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梁兆贤表示,香港在商品、服务、技术的检测标准以及专业资格认定方面,享有很高的国际认受性。未来香港应善用这些优势,在“湾区标准”的建设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引领大湾区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张学修介绍,大湾区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全面且前瞻性的外部战略框架,拓宽国际市场、深化国际合作,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产业优化升级,并打造数字化与人才驱动的内部战略新引擎。在深化湾区产业协同方面,粤港两地应探索“技术+产业”双轮驱动模式,根据粤港澳三地资源进行优势互补。

“发挥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及『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助企业『引进来、走出去』”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王博文表示。今年1月,香港工业总会和珠三角工业协会在东莞举办工商界高峰论坛和交流晚宴,有接近一千名粤港澳三地工商界的领袖及代表出席,推进香港及大湾区创科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明年1月,我们将再接再厉,移师深圳继续承办『大湾区工商界高峰论坛』,就大湾区的发展新机遇分享交流·团结工商界的力量。”

大湾区总裁协会会长王坚全在会上表示,今年11月初,该协会面向会员企业发出了大湾区营商环境的调查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受访企业对在华业务持乐观态度,预计2024年将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一部分企业有计划在2025年继增加在华投资。此外,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要的经济区域,吸引了众多受访企业的关注,企业普遍看好其市场增长潜力,但也指出了市场竞争加剧、融资困难及人力资源短缺等经营挑战,期待政府在税收与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

会上,东莞理工学院作了推介。“我们深知,粤港合作不仅对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我们将推动粤港合作视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经济部贸易处贸易组处长马战军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最佳切入点,长期以来,粤港两地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共赢,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此次会议深入探讨粤港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提升,为增进两地的经贸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国家商务部先后出台了多项在商务领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作为国家商务部驻港代表机构,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经济部贸易处紧密联系香港特区政府有关经济部门和香港工商界,推动有关政策举措落地实施。今年10月,国家商务部和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修订协议二,进一步扩展内地对港服务贸易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当中有一部分措施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希望香港工商界代表积极关注,用好用足中央助港惠港政策措施。。

东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香港是东莞人的集聚地,也是香港重要的投资地。今年前10个月,东莞市外贸进出口货物总值达1.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高於全国增速1.7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进出口货物总值1136.1亿元,同比增长10.2%(同期广东省增长6.6%)。东莞市商务局将会努力把好的政策传递到每一家企业,让企业安心扎根东莞发展。

大湾区总裁协会举行周年庆活动

11月25日晚,大湾区总裁协会在香港举行1周年庆活动。广东省商务厅、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香港特区政府、香港立法会以及来自大湾区各地市相关政府部门、友好商协会机构代表、优秀企业家出席了活动。

据介绍,该协会成立於2023年,成立之初会员共有150名CEO,包括 11间香港及内地上市公司主席及高级行政人员,主要来自香港、东莞、深圳、惠州及广州。目前会员数目已增至200多人,涵盖了大湾区9+2的所有城市,会员企业聘请的员工超过50万人,包括了生命及健康科学、新能源、高端制造、创新科技、金融等领域。作为推动大湾区发展的力量,该协会积极开展与政府和相关机构合作,推动政策改革和营商环境的改善,以及促进大湾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和协作,为大湾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 冷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