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明日(4日)在北京开幕,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今年提出多项促进大湾区发展的提案,包括实施“大湾区金融自由行”,建议容许资金在大湾区“闭环”自由流动。他亦建议让海外旅客在大湾区“一签通行”,并把深圳“一签多行”来港措施,扩至其他内地城市旅客。
全国两会本周开幕,唐英年昨在北京发表提案,建议中央实施“大湾区金融自由行”,在“闭环”前提下,容许资金在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自由流动,金融机构亦可提供金融服务。他指出,“闭环”管理可防止内地资金外流,只在大湾区及国家准许的地方流动,保障金融安全,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可订立安排细则。他认为建议有助促进国内经济循环和发展,吸引海外资金通过香港投资内地,方便大湾区居民,以及强化本港“内联外通”优势和作为国际金融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
倡海外客“一签通行” 经港进出湾区
目前“一签多行”仅限深圳居民,唐英年冀中央循序渐进将之扩展到更多省市,并提案建议国家实施大湾区“一签通行”,容许海外旅客以一个签证,就可经香港自由进出大湾区。他的其他提案内容包括放宽香港展出国家文物限制,让香港成为中国博物馆协会成员;推行“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及“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资格互认。
称3年灭赤预测“较现实”
对於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曾任财政司长的唐英年认为内容稳健、做法可取,当局估算3年后公共财政回复收支平衡“是较现实的预测”。对於政府表明“经营帐目”及“非经营帐目”以不同理财目标及方式管理、而后者长期赤字,唐称政府一向将两项帐目分开计算,说法令公共财政更清楚和透明,又称发债填补资金缺口是一般企业的正常做法,政府发债并非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