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科技创新圈的发展成为本届高交会的关注焦点。11月16日,2022年深圳虚拟大学园联席会议与2022湾区校长论坛同日举行。深港高校及科创界人士就深港科创产学研合作展开研讨和交流,为深圳科技创新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建言献策,助力深圳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地,为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增添新的力量。
记者在会上获悉,深圳虚拟大学园累计孵化科技企业1700余家;累计培养各类人才44.5万余名;累计承担科研项目近5200个,转化成果约2600项。
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形式,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嘉宾、各界专家学者及深圳市职能部门代表围绕深化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探索市校合作新路径,推动各高校科研成果在深产业化等方面展开研讨和交流,为深圳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献言献策。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娄岩峰在会上总结了深圳科技创新发展成就,阐述了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创新导向的深圳创新模式,以及深圳虚拟大学园的科技工作成效。娄岩峰透露,2022年,深圳虚拟大学园科学研究实力继续保持稳步提升的态势,在基础研究领域,获得资助项目240项,总金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下同);14家单位获得国家级项目131项,总金额2.3亿元;研究成果稳中有进,获得发明专利641个,发表论文1850篇。
助推深圳产学研发展
据悉,深圳虚拟大学园成立23年以来,持续推动和引领国内外一流大学与深圳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已经聚集了包括清华大学、香港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68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其中QS排名前100高校11所,985高校30所,香港高校6所,国外院校8所。6所港校分别是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会上,多位高校学者发表主题演讲,探讨推动深圳科技创新、科研成果与深圳的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思路与展望。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郑光廷透露,截至2022年11月,港科大(深圳)平台承担政府及商业项目合计339项,合同金额逾4.5亿元,其中有60余个百万及以上重点/重大项目。
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共赢
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快速发展得益於湾区内高等教育的合力支撑。作为2022西丽湖论坛平行论坛之一,2022湾区校长论坛暨深圳大学40周年校庆学术论坛当天在深大粤海校区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外知名高校校长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在思想激荡、智慧交流中,共话大湾区高等教育“开放”的理念、“融合”的路径、“未来”的选择。
(林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