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从河套深圳园区地标长富金茂大厦44楼远眺,园区以及周边的重要设施和建筑一览无遗。\大公报摄
河套乘风起,湾区向未来。“深圳的优势得天独厚,这里就是中国的『硅谷』,是我们建设实验室的『天选之地』。”去年7月底,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於深圳之行中,探访即将投运的深圳应用研究实验室时如是说。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下称“河套深圳园区”)的标志性大楼─长富金茂大厦的44楼,是河套合作区的展示交流中心,从这里往下俯瞰,能看到园区内深港联动发展欣欣向荣之景,创新资源集聚力和创新人才吸引力持续增强。这一切,都归功於河套深圳园区一直主动把握发展机遇,不断在深港优势互补主题下协同创新,携手即将启用的“香港园区”向世界级科研枢纽迈进,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大公报记者 胡永爱
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 落户深圳园区
苹果深圳应用研究实验室未来将汇聚一支超千人的中外高端人才研发团队,大力开展硬件开发、智能制造等研发业务。像苹果一样,在河套加码布局研发中心的名企不是个例。如今,河套深圳园区已集聚440多家科技企业,其中包括西门子等8个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科研人才从最初的4300人增加至如今的超1.5万人。
登上长富金茂大厦的44楼,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示交流中心、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深港开放创新中心,以及在建的新皇岗口岸综合业务楼、联检大楼等尽收眼底。从河套合作区的展示交流中心展陈的视频、沙盘等,可直观感受到河套深港两地未来规划与布局,以及湾区创科发展的火热动能。
深港加速联动 迈步“一区两园”
1997年,深圳河截弯取直形成0.87平方公里的河套地区。10年后,深港两地签署备忘录,双方共同构建3.89平方公里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其中,河套香港园区在香港一侧,面积0.87平方公里。再到2023年,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下称《深圳园区规划》),河套深圳园区开始进入飞速前进期。去年11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下称《香港园区纲要》)出炉,深港双园步入联动发展新阶段。
《香港园区纲要》发布次日,河套合作区便迎来重大关键节点─深港共建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一所一中心”在河套“一区两园”落地:在深圳园区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计划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共享数据和资源等方式,加速临床试验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香港园区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提供一站式临床试验平台,并将陆续推出“香港临床试验数码化平台”“临床试验学院”等项目,帮助创新生物医药“引进来、走出去”。深港协作之下,河套“一所一中心”有望让国产药物、器械、治疗等创新成果,以更高质量与速度走向国际。
协同香港 推进国际创科
《深圳园区规划》发布以来,深港合作项目加速落地河套,香港科学园、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等相继进驻河套深圳园区。历经一年多的发展,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现已聚集超50家香港创科机构、企业入驻。2020年就来到河套深圳园区工作的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院长陈福荣,在河套研究的高时空分辨电子显微镜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两个项目马上要进入量产阶段。据介绍,城大计划再投入1.2亿港元,用於该校河套深圳园区二期项目,未来将有40名教授带着项目来河套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河套深圳园区已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200个,集聚科技企业440余家。深圳园区在深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制度创新等方面表现积极进取,十分关键。
作为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的关键区域,河套香港园区最早开工的几幢建筑将陆续落成。香港园区提速建设,让深圳园区这些年的充分准备与积蓄得以施展、落地,“我们将充分利用好河套『一区两园』的优势,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奋力打造世界级科研枢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署长曾坚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