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9日的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深圳的华为、腾讯、TCL雷鸟、深开鸿、乐聚5家企业发布各自在算力芯片、大模型、行业应用、智能终端、机器人领域的最新前沿成果。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广东已初步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配套全、反应快、品质高、服务好、生态优。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
在“AI粤军”中,深圳不断创新,勇担“最强大脑”。广东拥有华为盘古、腾讯混元等9个通用大模型;乐聚与深开鸿深度合作,发布两款搭载“基于开源鸿蒙的分布式异构多机协同机器人操作系统”的人形机器人,将推动其应用场景从单一功能向跨领域协作深度扩展。
“人工智能已进入‘指数级跃迁’时代。”华为公司昇腾计算业务营销总监郝圣伟介绍,华为昇腾聚焦关键技术,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能力结合起来,一直不断创新,提升硬件、软件能力,其开发许多融合算子,并将许多基础软件与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目前,已有80多家伙伴基于华为昇腾的算力底座来构建他们的大模型应用一体机,这些大模型应用一体机已在200多个企业里面应用。”
大模型技术是AI应用的基础。2023年,腾讯推出的混元大模型率先采用MoE架构,参数规模达万亿级,稳居国内第一梯队。今年2月,其又推出新一代快思考模型混元Turbo S,对大多数通用任务实现“积极响应”,首字时延降低近一半。腾讯还上线并开源“图生视频模型”。
据悉,腾讯正全力打造“好用的AI”,其与国内几十家机器人企业开展合作交流,其中近半为广东省内企业。“为了让技术价值更好地转化为用户价值,我们打造了一系列‘开箱即用’的智能产品。”腾讯云广东省总经理王健举例,如大家所熟知的腾讯会议、企业微信、企点智能客服等,均已全面接入大模型。“目前,腾讯云AI大模型在政务、零售、金融、工业、医疗、教育、文旅等30多个行业落地,以智能化实现增长突破。”
“都说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正在崛起‘六小龙’,那么广东一定要争当AI产业落地的群龙之首。”雷鸟创新CEO李宏伟表达自己对于“AI广东造”的信心。他谈及,雷鸟创新已启动“灯塔计划”,未来三年将投入5亿元,攻关AR显示小型化、通用眼镜本地模型等技术,携手广东打造千亿级智能AI+AR产业集群。“AR眼镜未来的市场规模会是人形机器人的100倍。”李宏伟认为,AI与AR技术正成为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趋向。
当前,广东已集聚AI与AR领域企业超千家,相关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形成“硬件研发+算法创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雷鸟创新作为广东本土培育的科技企业,成立仅3年时间,便实现消费级AR眼镜市场占有率35%的突破。据统计,在中国市场,每卖出去3副AR眼镜,就有1副是雷鸟的产品。
“今年1月,乐聚完成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交付,这是我们产业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个交付量数字在3月又翻了一倍。”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合伙人杨金告诉记者,乐聚机器人的产业化路线,将经历“人形机器人+”科研场景、工业场景、康养场景三个阶段。其将在广州、深圳等地打造工业质检、电力巡检等标杆场景,形成体系化的产业应用。
据介绍,乐聚与深开鸿深度合作,发布两款搭载M-Robots OS的人形机器人:面向教育的Aelos开鸿版和面向科研的“夸父”机器人。Aelos开鸿版以培养开鸿系统人才为目标,为机器人开源生态培养研发型、创新型人才;“夸父”机器人发挥M-Robots OS的万物智联感知优势,将应用在工业、通用服务等场景中。未来,搭载M-Robots OS的机器人会通过数据共享加速具身载体走进千家万户、千行百业。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场正式发布全国首个基于开源鸿蒙的分布式异构多机协同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 OS 1.0。这一成果,实现机器人技术普惠化与产业化突破,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发展提供全新的“中国方案”。“中国机器人产业将从‘单体智能’迈向‘群体智能’新时代。”深开鸿CEO王成录指出,“操作系统是机器人产业的‘魂’,决定了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生态扩展性。”
“我们的目标不是替代现有系统,而是面向未来多机协同场景,构建全新架构。”王成录透露,M-Robots OS凭借开源鸿蒙的技术优势,已在工业机械臂、协作机器人等场景完成验证,预计今年联合广东省合作伙伴实现工业产线商用测试,年底发布M-Robots OS 2.0版本,3年内构建完善的开发生态工具链(仿真、数据管理、交互等)。他表示,深开鸿将提供丰富的接口,联合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力量,共建“开源社区”。
(记者 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