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各区动态

前海扩区释放发展动能

2022-09-08 17:07 来源:香港商报

字体大小:

90220906090049004448.jpg

2022年9月6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一周年。“扩区”後的前海覆盖了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区、宝安中心区及大铲湾片区、机场及周边片区、会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区,拥有“海陆空铁港”顶流配置。一年来,各项《前海方案》实施计划加速推进,释放出强大的发展动能。

数据显示,2021年,前海地区生产总值175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实际使用外资58.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关区进出口总额1.7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0.3%。今年1-6月,实际使用外资35.33亿美元,增长17.4%。

深港合作走深走实

《前海方案》发布为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利好,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深港两地优势互补。前海推进深港合作,多点开花。日前,与香港财库局联合发布支持前海风投创投发展十八条措施,获香港业界热烈反响。发布惠港“九件实事”,覆盖住房、创业、服务、就业、平台、科创、金融、落户、民生等九个方面,为港人港企在前海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在前海执业的港籍律师吴乐茗,是第一个来到前海执业的“大湾区律师”,“前海提供的各项支持政策让人安心,这里既有国家提供的战略平台和政策支持,区域内又有无数跨国企业和相关协会搭建起完整的法律服务生态,这对开展涉外法律工作来说至关重要。自己一直渴望能成为献身大湾区建设的一分子。”吴乐茗说。

《前海方案》提出,要为港澳青年在前海合作区学习、工作、居留、生活、创业、就业等提供便利。今年7月,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建成开园,拓展青年创业空间至13.9万㎡,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335家。前海实施港澳青年招聘计划,发布岗位4104个,2021年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项目667个,新增香港税务师、导游备案执业、港澳专业人士备案执业范围扩大到16类。前海对港合作交流机制日趋健全,与香港中华总商会、全港各区工商联等11家工商协会合作,基本实现港澳主要工商协会对接联通全覆盖。

数据显示,前海已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新增外资企业中,港企数量、港资投资态势强劲。目前,前海已汇聚包括东亚银行、港交所、嘉里中心等在内的一大批知名港企,成为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

支持港企拓展发展

前海始终将制度创新作为开发开放的内生动力。为提升港澳投资者办事便利度,在全国率先推出港澳商事服务“注册易”制度,推出“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服务,藉助银行完善的跨境业务网点及操作流程,委托银行及合作机构免费为港澳投资者提供深企注册服务,实现“足不出港澳”即可办理深圳商事登记。

前海营商效率并不止於此,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一次申请、按需发证”,审批办理时间由49天压缩至13天,电子印章综合应用、商事主体歇业登记等创新做法全国复制推广。针对港澳涉税专业人士跨境执业门槛制度的突破,前海不仅率先放宽该领域执业限制,取消须通过执业资格考试的限制,还允许符合条件者可发起设立税务师事务所。这也将“仅需备案即可执业”的港澳专业人士类别增至16类。前海坚持“先行先试、边行边试、合作共试”,各部门各单位在投资、贸易、金融、法治等领域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725项,其中在全国复制推广65项。

《前海方案》发布後,前海新出台办公用房、招商引资、深港国际法务区、金融业、新型智库、餐饮业发展等九项产业集聚和扶持政策,不仅覆盖宝安、南山等扩区范围,对港企还按一般扶持标准的1.2倍执行,支持港资企业拓展发展空间。

不断深化对外开放

《前海方案》提出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前海不断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在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在全国率先形成了首批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首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落地,实现“三个首批”金融创新实践。

“前海给银行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跨境金融创新,以及在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便利化等领域能先行先试。”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大新银行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王祖兴认为,前海正推动建立与国际规则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对跨境金融机构有很大吸引力。前海高水平建设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已签约入驻200家金融机构,港资外资机构占三成。

前海联动香港建设深港国际法务区,引入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法治机构122家,全国15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7家落户前海。前海法院选任32名港籍陪审员、16名港澳台和外籍调解员,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适用香港法审理案件均居全国基层法院第一。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