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大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6项新措施,有利于香港进一步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作用,进一步巩固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并在许多方面利民便商。资料图片
为强化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中国人民银行与金管局昨推出“三联通、三便利”合共6项深化措施,包括启动“跨境理财通2.0”容许券商参与、在深港之间率先进行跨境征信合作、便利港人在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置业等。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衷心感谢中央对香港金融发展的坚实支持,港府将继续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发挥好金融服务优势。
中央坚实支持香港金融发展
昨日,人行行长潘功胜於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透露,为进一步推动内地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深化内地和香港金融合作,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人行和香港金管局决定推出6项政策举措。人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该6项措施涉及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资金便利化及深化金融合作等方面,可概括为“三联通、三便利”。
6项举措包括:一是将“债券通”项下债券纳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二是进一步开放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回购业务,支持所有已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参与债券回购;三是发布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实施细则,拓展和便利大湾区个人投资渠道;四是在大湾区实施港澳居民购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更好满足港澳居民置业需要;五是扩大深港跨境征信合作试点范围,便利深港企业跨境融资;六是深化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为香港和内地居民企业带来更多便利。
宣昌能表示,下一步,人行将与内地及香港金融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合作,助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发展。
人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会上表示,积极支援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发展,特别是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枢纽动能。
港府欢迎两地金融合作措施
对于上述金融合作措施,特区政府表示欢迎,并感谢中央人民政府继续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李家超表示,香港是世界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新措施回应了内地及香港居民和企业对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同时为两地居民跨境零售消费提供创新的支付服务,以及为两地企业跨境融资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此6项措施完善了现有债券通和跨境理财通机制、丰富了其内容,将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以及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巩固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亦在多方面利民便商。这些措施将加强香港连接内地和国际市场及投资者的独特角色和功能,并有助国家金融市场持续有序开放。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提到,金管局将和人民银行签署谅解备忘录,建立跨境征信互通业务试点合作框架,容许两地银行取得企业客户同意后,跨境查阅相关企业在另一个地方的征信数据,会先以深圳和香港的互通作为起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帮助银行管理信贷风险,亦可帮助中小企更容易获得一些跨境贷款。
跨境征信以港深互通为起点
有关“债券通”项下债券纳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人行表示,这是首次在离岸市场确立境内债券的担保品功能,有利于促进和提升境外机构持债意愿,进一步增强中国债券市场的吸引力,有利于为境内债券成为全球广泛接受的合资格抵押品奠定基础,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在启动跨境理财通2.0方面,获准券商参与机构将由银行扩大至领取“1号牌”的券商,产品范围由现时的中及低风险及“非复杂”基金,扩大至所有投资大中华股票的“非复杂”基金,以及除高收益债券及单一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以外的低至中高风险的非复杂基金;另外个人投资者额度则提高至300万元,有关措施将於2月26日起生效。
在便利港人在湾区内地城市置业方面,两地监管机构将提出便利安排,明确内地银行办理相关人民币及外币汇款流程及要求,覆盖一手及二手交易。金管局表示,相关措施将适用於新造按揭及全部付款的物业。
至于开展跨境征信合作方面,先于深圳与香港进行,包括容许两地银行在获得客户同意后,可跨境查阅另一地征信信息。金管局表示,此举有助银行更稳健的信贷审核,加强银行风险管理。
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6项新举措
■三联通
1.将“债券通”项下债券纳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
2.进一步开放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回购业务,支持所有已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参与债券回购(含“债券通”管道)。
3.发布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实施细则,拓展和便利大湾区个人投资管道。
■三便利
1.在大湾区实施港澳居民购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更好满足港澳居民置业需求。
2.扩大深港跨境征信合作试点范围,便利深港企业跨境融资。
3.深化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为香港和内地居民企业带来更多便利。
两地互联互通10年大发展
2014年11月 沪港通开通
2016年12月 深港通开通
2017年11月 债券通北向通开通
2018年5月 沪深股通每日额度
扩大4倍
2019年7月 香港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如阿里巴巴、小米等),获纳入沪港通及深港通
2020年12月 香港未盈利18A生物科技公司,获纳入港股通股票范围
2021年2月 符合资格科创板股份,获纳入沪港通股票范围
2021年7月 金管局公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细则
2022年7月ETF通开通
2023年5月北向互换通启用,推出双柜台模式及双柜台庄家机制
2023年8月推动大宗交易(非自动对盘交易)纳入互联互通机制
2024年1月 人行与金管局推“三联通、三便利”深化措施,强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记者邝伟轩、张丽娟)

粤ICP备 2020084739号
粤公安备 440300020065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