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湾区政策

第二批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发布

2024-05-14 09:44 来源:新快报

字体大小:

 5月13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二批)》新闻发布会,对近期广东省大湾区办遴选出16个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示范性典型案例进行推介。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涵盖了要素跨境流动类5个、民生融合类5个、营商环境类3个、重大平台建设类3个。据悉,去年4月,广东省大湾区办遴选并发布了第一批共20个规则衔接典型案例,充分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效应。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介绍,与第一批典型案例相比,第二批案例延续了创新价值高、示范效果好等特点,部分案例还在此前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深化拓展的新成效。

据介绍,与第一批案例相比,规则衔接领域更加丰富。第二批案例在一些新的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例如车辆通关、数据跨境、多元商事纠纷解决等,着力破解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改善企业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大湾区全方位互联互通。例如,“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通过核发电子牌证、实行“免担保政策”、跨境车险“等效先认”等系列创新措施,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港澳私家车进入内地难的问题;河套率先开展数据跨境交易试点,实现定制化数据跨境可信传输;粤港澳大湾区商事纠纷司法规则衔接指引(一)出台,创新优化涉港澳商事案件管辖、法律适用、诉讼服务等多项机制,为涉港澳商事纠纷的处理提供了更加具体、清晰的操作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批规则衔接典型案例更加注重回应民众关切。“第二批案例的典型做法进一步回应了大湾区居民特别是与港澳居民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政务服务等领域,解决了一批港澳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各项政策举措更加可知可感。”朱伟介绍,例如,南沙创新与港澳教育衔接机制,创办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学校采用香港学制,真正实现与香港本地课程无缝衔接,学校在读香港学生占比超过90%;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高水平建设“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实现政策“全覆盖”服务“全链条”交流“全场景”,累计孵化港澳青年创业项目5000多个。

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二批)

1.“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顺利落地实施

2.高水平建设“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3.创新实施粤澳货物“一单两报”服务

4.“湾区认证”推动三地质量认证规则衔接

5.“湾事通”助力“三地同城、无感跨境”

6.粤港实现政务服务“跨境通办”

7.首个大湾区商事纠纷司法规则衔接指引出台

8.广东省人民政府在澳门首发贴标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

9.横琴口岸创新实施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查验

10.广州探索科研用物资跨境自由流动新机制

11.深圳建立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医院评审认证体系

12.珠海“小切口”立法助力澳门专业人士跨境便利执业

13.中山率先落地“港药粤产”

14.前海率先试点推进建设领域规则与港澳衔接

15.南沙创新与港澳教育衔接机制

16.河套率先试点数据跨境交易

(记者 麦婉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