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府近期出台12条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产业高地。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4月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曾进泽在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提问时提出,广东将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与港澳合作在人工智能芯片、智能终端以及机器人伺服系统、减速器、传感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上取得突破;同时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借助港澳的国际化平台与网络支持广东省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 “走出去”,提升大湾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该12条措施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培养引进人才、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乾货”,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
深化与港澳技术交流研发协作
相关措施多处提及粤港澳联动发展,比如,在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有关专项赛,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等。曾进泽说,广东省AI和智能机器人具备产业链完整、生态体系相对成熟、应用场景比较多元等优势,香港在技术研发、国际化合作方面占据领先地位。
曾进泽称,下一步,广东将以相关措施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与港澳地区的合作。具体包括粤港澳深化技术交流与研发协作,携手攻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难题,整体提升大湾区产业发展水平。同时,支持大湾区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城市,比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等,发挥各自优势,与港澳合作在人工智能芯片、智能终端以及机器人伺服系统、减速器、传感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上取得突破,协同推进湾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集群建设。此外,还将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借助港澳的国际化平台与网络支持广东省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 “走出去”,提升大湾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AI在制造业服务业领域大有作为
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应用,可以帮助尽快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例如,在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可以畅通供应链,实现柔性化生产,对设备故障进行检修,对质量进行检测等。在服务业领域,人工智能在旅游、教育、医疗、养老方面都大有可为。如今“出海”正当时,在此过程中,香港可以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利用香港的国际通道和国际平台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科研技术,为广东相关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出海”重点可放在东盟市场
王理宗认为,广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出海”重点可以放在东盟市场,除了利用香港各种国际优势外,还可以借助香港整合国际上的人才,寻找研发方面的支持。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从大疆等创新实践来看,港澳的大学研发团队、各种国际资金以及便利的融资条件、与国际科技谘询的对接等国际优势,都可以成为广东AI和机器人“出海”助力。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都可以成为广东AI和机器人企业借助香港平台“出海”的主力拓展方向。
粤港澳合作前景
正在推进项目
●人工智能: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携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山大学、深圳优必选等机构与企业,深度开展广东省智能无人装备系统、视觉导航等领域联合技术攻关
●机器人产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及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聚焦攻关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
未来三大方向
●技术研发协作:粤港澳深化技术交流与研发协作,携手攻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难题
●产业链互补:支持大湾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等城市,与港澳合作在人工智能芯片、智能终端以及机器人伺服系统、减速器、传感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上取得突破
●共拓海外市场:借助港澳的国际化平台与网络支持广东省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 “走出去”,提升大湾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记者 黄宝仪 广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