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企拟藉港科技园平台觅产品出海
“机遇湾区”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今日上午在深圳参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示交流中心,又实地走访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多家企业。有科企表示,有计划借助香港科技园平台,寻求产品出海。(深圳廿四日电)
酒香不怕巷子深
河套合作区地处香港北部和深圳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由香港和深圳两个园区组成。近年来,深圳园区开发建设和改革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深港合作方面,深港签署“一区两园”合作安排;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开园运营,入驻机构及企业卅七家。其中包括香港应科院、大湾区创飞学院、大湾区创科快线近廿家香港科创机构、企业。
华力创科学(深圳)有限公司是入驻企业之一,聚焦力传感技术领域,研发成功光学原理的力传感器,开创国际先河。公司CEO鱼晨表示,公司产品去年已经实现量产,目前运用於航空航天、精密制造、机器人、智慧医疗器械、智慧交通、新能源、智慧能源等行业。
去年,华力创科学推出世界首个毫米级的微型六维力传感器,直径仅为八点五毫米,让人形机器人的手指尖手腕能够有像人一样的感知能力。未来,将通过深港合作等方式,吸引更来自全球的高端人才,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质量。
同时,公司将以深港合作为契机,包括利用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平台,寻求产品出海的可能性。“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技术好、产品好,即使世界正处於动荡局势下,依然有信心让全世界都用上我们最好、性价比最强的中华创造传感技术。”
发展氢能须慎重
另一家入驻企业港华能源创科,是粤港澳大湾区首家港资企业成立的清洁能源应用研究机构,聚焦储能、氢能、光伏与节能、能源数智化、绿色燃料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其母公司香港中华煤气成立於一八六二年,是香港第一家公用事业机构,也是亚洲最具规模的能源供应商之一。
港华能源创科副总裁周军表示,目前仍未消停的中美关税战对公司影响有限,一来关税对技术型和轻资产企业影响相对较微,二来由於上游供应链受冲击,导致采购价格急剧下降,公司利润反而有所提升。但仍希望两边能够互补双赢走下去。
他指出,目前很多国家针对中国新能源,最主要原因是中国新能源产业过於强大,包括光伏、风电等,即使不敢说远远领先,但无论技术还是产业制造,肯定处於国际头部。
去年八月,澳门政府曾提出正研究是否合适在澳发展氢能。对此,周军表示,氢能目前在社会中关注较高,但是否可推广,成本是关键。强调使用何种能源,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决定,若该地资源匮乏,却非要布局氢能,导致成本过高,或将无法长久发展。
一行还参观深圳市交投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其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智慧城市领域发展情况。
(本报记者 牛寅虎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