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昨日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药理及药剂学系,以及国际药厂葛兰素史克(GSK),签署首个三方合作备忘录,联手建立策略性合作框架,推动大湾区的临床及真实世界数据(RWS,即实际医疗环境中收集的数据)研究,冀将香港发展为有关研究领域的领先地区与国际枢纽,并积极探索运用有关数据支持药物在内地注册和上市。三方合作将以香港作起点,开展高质素研究及分享科研成果,并逐步扩展至大湾区其他城市,优化治疗方案和提升医疗系统效能。
拟用湾区部分医疗场景数据推创新治疗
三方合作重点旨在加速生物医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并透过分享科研成果,为公共衞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合作内容包括进行临床试验与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其中一项处探索阶段的研究计划,拟运用大湾区部分医疗场景数据,推动创新治疗;三方共同开发并推动真实世界数据研究的新方法,如应用医疗数据分析,以提升数据品质、可用性及互通性,为监管提交建立全面的证据基础。
另外,三方将培育新一代临床研究专才,涵盖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及监管科学等领域,并共同组织本地及国际性的学术活动。
港大医学院药理及药剂学系教授黄志基表示,学系在疫情期间建立完善机制,利用特区政府医务衞生局、衞生署等大数据分析新冠疫苗的功效,后获香港特区政府、欧盟及不同药厂支持,帮助学系进行各种研究,令香港成为利用大数据进行世界级研究的领先地区。
港大在今次三方合作中担任协调角色,负责编写分析程式提供予大湾区不同城市,以便进行数据分析,而试验所作为“超级联系人”,协助香港与大湾区不同城市的联系,研究成果由大湾区城市传送至港大整合成最终报告,过程中不涉及个人数据跨境传输。
港大并与葛兰素史克合作,对方可运用港大提供的数据进行研究,再告知港大相关信息如何在未来进一步发展科研。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行政总裁张文勇表示,试验所将提供所需资源与协作平台,促进各持份者的有效沟通与协调,并致力以最高水平开展临床研究,期望加快将创新的本地科研成果转化为可行的医疗方案。
葛兰素史克国际业务高级副总裁Mike Crichton则说,会凭借在疫苗及多个专科领域的专业知识、经验与视野,启动这项创新合作,评估成人疫苗的长远效益,并探索创新治疗的发展。
展望未来,葛兰素史克将与试验所及港大医学院携手合作,共同构建以预防为核心的医疗体系,为市民带来长远的健康福祉。
(记者 李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