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湾区资讯

奏响湾区华章 共享艺术盛宴

2025-09-17 16:52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大小:

9250917063303053903_1.jpg

9250917063303053903_2.jpg

9250917063303053903_3.jpg

9250917063303053903_4.jpg

9250917063303053903_5.jpg

9250917063303053903_6.jpg

9月16日晚,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及开幕演出“湾区华章”主题交响音乐会在广州大剧院举行。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黄屹执棒乐团,倾情演绎七首描绘大湾区风采的作品。

至10月16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本届文化艺术节”)将举办超100场精品演出、19场艺术展览、150余场公益演出及系列艺术讲堂,为大湾区民众献上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艺术盛宴。

据悉,本届文化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在湾区11城联动举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素芹

开幕演出

七部作品饱含“湾区基因”

9月16日晚,在本届文化艺术节的开幕演出“湾区华章”主题交响音乐会上,七部近年创作的广东原创交响乐作品奏响,生动绘就了粤港澳大湾区山河之美、时代之兴与人文之盛的图景。

“七位作曲家从创作手法到运用的音乐语汇各不相同,但都集中描绘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风貌。通过交响乐这一国际语汇,讲好湾区故事、中国故事,是七位作曲家共同的情怀。”演出开始前,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

开篇的《湾区畅想》序曲,作曲家方岽清在作品中深度融入广东传统音乐、粤剧音乐以及当代音乐,呼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内核。

随后的《珠江惊雷》,选自著名作曲家李海鹰创作的《第一交响曲(珠江)》,这“一声惊雷”震动苍穹,讲述着改革开放的高歌猛进、生生不息;《赛龙夺锦》选自舞剧《沙湾往事》交响组曲,由广东著名作曲家杜鸣创作,既保留广东音乐的传统韵味,又注入现代交响的厚重质感;《白云晚望》选自交响曲《追光》,因作曲家龚天鹏于广州白云山顶“晚望亭”听到《百鸟朝凤》获得创作灵感而得名;香港青年作曲家梁皓一的《天穹之志:大湾华章》,展现了大湾区的活力与多元文化。

《美丽的大湾区》由广东青年作曲家陈思昂所作。顾名思义,这是非常点题的作品。其中有《平湖秋月》《彩云追月》等代表广东音乐和大湾区共有的音乐底色,也有代表香港的《东方之珠》、代表澳门的《七子之歌》等人们熟悉的经典音乐,最后以广东省老一辈作曲家郑秋枫创作的《我爱你,中国》的辉煌曲调,展现出大湾区文化同根同源的家国情怀。

音乐会最后一曲《都会》,由广州交响乐团2022年委约作曲家周天创作,作品力图用交响音乐语言来展现广州这一千年都会:繁华与市井并存,古旧与现代交织,既有热闹、喧嚣的一面,也有轻盈、恬静的一面。

七位作曲家的阵容凸显出湾区音乐创作的代际传承。既有李海鹰、杜鸣等老一辈艺术家,也有周天等中生代作曲家,更有龚天鹏、梁皓一等90后、95后新生代力量,带来年轻化和国际化的表达。

梁皓一曾为电影《长津湖》《红海行动》《蛟龙行动》创作配乐,其音乐风格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大湾区这几年的变化很大,所以我希望能在《天穹之志:大湾华章》中呈现大湾区现在的新面貌。”观众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如粤语抑扬顿挫般的律动,也能从作品开头小号的旋律中,感受到大湾区夜幕初启、华灯闪烁的都会夜色。

精彩无限

涵盖五大板块精品演出超百场

共建人文湾区,本届文化艺术节以艺术为桥,融通三地文脉,促进三地民众民心相通,向湾区民众提供高品质文化供给。艺术节涵盖“艺汇湾区”剧目展演、“艺韵和鸣”艺术讲堂、“艺境共生”美术展览、“艺美生活”惠民活动及“艺彩交辉”演艺交易五大板块,包含超100场精品演出、19场艺术展览、150余场公益演出及系列艺术讲堂。

一批“世界水准、中国气派、湾区特色、岭南风韵”在湾区文艺热土涌现。“艺汇湾区”剧目展演板块35部入选的中外精品剧目中,就有不少“演了又演”的精品佳作——粤剧《红头巾》、话剧《二月廿九》、音乐舞蹈剧场《乐动·舞界》、舞剧《咏春》……

声动国际的粤剧《红头巾》,去年已回到红头巾故事的发生地新加坡,广受赞誉。9月11日—12日,升级版粤剧《红头巾》再临狮城,共庆中国与新加坡建交35周年。广东粤剧院的艺术家们,以岭南粤剧为载体,将“红头巾”的精神再度镌刻进中新文化交流的新年轮里。大湾区亦日益成为吸引文艺人才合作交流、联合创演的聚集地。比如,继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之后,即将二度亮相艺术节的《乐动·舞界》,由香港跨领域艺术家曾文通领衔编导团队与星海音乐厅再次深度合作,打造极具艺术创意、备受瞩目的跨界演出;上海头部音乐剧厂牌缪时客将其出品的悬疑推理音乐剧《小说》改编为粤语版,并把首演放在广州,吸引大量原剧粉从上海“打飞的”来看戏。

顶流大咖亦在此深度交流,激发湾区文艺创新活力。9月17日—18日将集中举办4场高规格艺术讲堂,邀请近年来在全国舞台上“出圈”的顶流大咖展开深度研讨,每场还将邀请市民观众参与。其中,《艺术生态与城市发展》邀约国内多位艺术名流共同探讨城市与艺术的关系;在《交响乐的历史回响与当下诉说》中,来自国内外的音乐家将深入探讨如何以音乐文化普及创新,引导年轻人走近音乐、爱上音乐;《当代戏曲发展的“守”与“破”》,多位戏剧界行家探讨戏曲在“守正”中如何创新;《田沁鑫的戏剧世界》,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将分享其创作心路与艺术使命。

近年来,国际名家名团名作频频亮相湾区舞台。今年5月,广东出台《关于推动广东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打造国际演艺城市群,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演艺之都,更是要积极打造首演目的地。

人文湾区,艺术风起。粤港澳三地携手举办文化艺术节,不仅是加强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举措,也是共促文化艺术繁荣的关键一招,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