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湾区资讯

科技部阐述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布局成效粤港澳大湾区成全球创新高地

2025-09-22 15:56 来源:力报

字体大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聚焦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最新进展。科技部副部长林新在会上指出,近年来,中国持续推动区域统筹与央地协同,初步形成了高地引领、梯次联动、优势互补的创新格局。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新集群,与北京、上海一道成为中国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林新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科技创新建设,“十四五”规划以来,国家通过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推动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科技创新布局。这一过程中,既强调统筹协调,也注重因地制宜,鼓励各地依托自身优势,锻造科技“长板”,从而构建兼具竞争力与协同性的创新体系。

他指出,目前中国已重点打造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同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武汉、西安等地布局区域性创新中心,进一步完善全国创新网络。

北京 上海 大湾区三大中心引领

谈及具体成效,林新强调,北京的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比超过16%,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上海则依托强大的产业基础,形成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集群,总规模已突破1.8万亿元人民币,创新活力持续释放;粤港澳大湾区则凭借产业链完整、科研力量集中与市场需求庞大,快速跃升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新集群,并在航空航天、光电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形成领先优势。

“三大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久动能。”林新说。

加强区域协同 共建产业集群

除打造创新高地外,国家还推进跨区域协同合作,鼓励城市群联合攻关、共享科研资源。例如,京津冀地区设立了“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共同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并推动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林新指出,这种跨区域合作有助於打破行政壁垒,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链融合。

“我们正在探索更多跨地区合作模式,包括联合攻关、科研平台共建、重大科研设施共享等,力求把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整体优势。”林新说。

中国集群数量全球居首

林新援引最新国际数据指出,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百强创新集群中的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充分展现了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成就。

他强调,这一排名不仅反映中国在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上的快速提升,也说明中国的区域创新体系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能够在全球创新版图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林新表示,中国将继续加强对区域科技创新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支持地方探索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又适应地方特色的创新模式。这包括鼓励各地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产业应用等方面形成差异化优势,并通过协同合作提升全国整体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动创新要素高效流动,最终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坚实基础。”林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