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湾区资讯

深海冰之火点燃全运圣火 南海1522米深处取“源火” 全球体育运动史首次

2025-10-10 10:31 来源:文汇报

字体大小:

70251010063532001732_1.jpg

10月9日,参与火种采集仪式的嘉宾点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圣火。 新华社

70251010063532001732_2.jpg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活动现场,运送香港赛区火种的车辆停靠在中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旁。 香港文汇报记者敖敏辉 摄

70251010063532001732_3.jpg

“源火”采集 五步骤

深海逐梦,燃冰成炬。9日上午,在中国首艘自主研发建造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见证下,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位於广州南沙区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举行。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火种采集分为“源火”采集和“圣火”点燃两个阶段。在“源火”采集阶段,通过在南海北部海域深海海底采集可燃冰,并在原位引燃生成“源火”,实现了“深海逐梦、燃冰成炬”的创举,这是全球体育运动史上首次在深海海底获取绿色“火种”。香港文汇报记者 敖敏辉、帅诚 广州报道

上午10时,火种采集仪式正式开始。国旗护卫队员迈着矫健整齐的步伐,护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进入会场,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火种采集分为“源火”采集和“圣火”点燃两个阶段。负责“源火”采集任务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研工作者护送“源火”上台,首次公开展示。火种护卫队将“源火”盒安放至“源火”台,采火少女在“源火”台引燃手中的采火棒。随后,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十五运会、残特奥会组委会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残特奥会组委会执行主任、中国残联理事长周长奎,十五运会、残特奥会组委会执行主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十五运会、残特奥会组委会执行主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十五运会、残特奥会组委会执行主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共同登台,接过采火棒,共同点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圣火”,寓意粤港澳三地携手共进、同心筑梦。

粤港澳同心筑梦 火种灯分赴港澳穗深

熊熊燃烧的全运圣火被引入四盏火种灯,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主任王曦、香港赛区筹委会主席陈国基、澳门赛区组委会主席柯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主任李运上台领取并展示火种。伴随着十五运会会歌《气势如虹》的旋律,火种护卫们登上火种运输车驶离现场,将护送四盏火种灯分赴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

孟凡利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交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对於展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光明前景,展现粤港澳三地的团结协作和奋发进取,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蓬勃气象具有重大意义。今天仪式所采集的“源火”通过精准引燃南海超深海海底可燃冰获得,科技强国与体育强国事业在此交相辉映,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勇攀高峰的生动写照,必将为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留下独一无二的“湾区记忆”。这一火种生生不息、广泛传递,必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对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热切关注,进一步点燃粤港澳三地同心协力、共筑未来的澎湃动力。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粤港澳三地携手努力,一定能够办成一届具有国际水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湾区魅力的精彩体育盛会。

跨区域联合攻关 实验室搬到海底

香港文汇报记者了解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源火”,来自1,522米的南海深处,系全球体育运动史上首次在深海海底获取的绿色“火种”。

去年7月,经过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调研论证,决定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成立科技攻关团队,并联合浙江大学、东海实验室、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以及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优势力量,研发了基於“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的“源火”采集装置。通过两次实地试验,验证了“源火”引燃方案的可行性和装备的可靠性。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方法所副所长陈宗恒告诉记者,今年9月16日,中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配套保障船“海洋地质二号”搭载“海马号”启动科考航次,并执行“源火”采集任务。陈宗恒介绍说,作为中国“十二五”海洋技术领域的标志性成果,“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是中国大深度遥控潜水器零的突破,可以代替人在深海开展科研工作,使得实验室搬到海底的梦想实现了。

李家超出席仪式 盼展示香港办赛能力

本次“源火”采集过程实现了全程录像。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现场观看了录像视频,他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赞整个过程呈现引“天之光”燃“海之火”的水火交融奇观。他还特别提到引以为傲的中国海洋科技,指出“梦想”号拥有全球首台兼具油气勘探和岩心钻取功能的液压举升钻机,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钻探能力在全球领先。“梦想”号入列标志着国家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将为国家深海资源勘探、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以及全球科学家开展大洋科学钻探研究提供重大平台支撑,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科技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区会把握好这次机会,配合今年3月开幕的启德体育园,加强推动香港的体育发展,向全国以至世界各地展示香港筹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联动发展,为共建一流湾区注入更强更大动力。

“源火”采集 五步骤

1. 下潜千米 接近 “冷泉”

9月18日采集当天,“海马”深海遥控潜水器下潜至水深1,522米的“海马冷泉”的喷口,这个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是2015年“海马”号在琼东南盆地西部海域发现的。

2. 精准操控 机械臂采集

“源火”采集装置上的可燃冰采集舱下方,有一个半圆台形的透明罩机械手。精准操控机械臂将采集装置罩在冷泉渗漏点上方,不一会儿透明罩上布满白色结晶,这是聚集形成的片状可燃冰。结晶层层累积后,采集舱缓慢回收,采集环节顺利完成。

3. 降压分解 输送甲烷

此时进入到采集装置的是水、可燃冰固体和甲烷气泡的混合物,需要通过降压分解把固体可燃冰分解出甲烷气体。甲烷气体经过吸水乾燥处理后才能输送到引燃室中,“源火”采集装置的引燃室中有三根柱子,它们分别是甲烷喷嘴、氧气喷嘴和引燃棒,用来实现燃烧三要素中的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

4. 电能传输 加热引燃

随着各项指标达到采火条件,操作人员按下按钮,甲板上太阳能光伏装置产生的电能经电缆传送至海底引燃棒开始加热。二十几秒过后,引燃棒的尖端出现一个红点,它迅速变大变亮几秒后,喷口跳出跃动的火苗,深海“源火”顺利引燃。

5. 返回甲板 转移保存

“海马”号携带燃烧稳定的“源火”返回甲板面,科研人员利用引燃棒将“源火”移至源火盒,将其保存在船上特定区域,即完成火种采集。

文:综合记者敖敏辉及新华社报道 图:新华社